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动态 > 地方动态

淮南市局“三要素”驱动制造业“链式发展、智造出海”

2025-01-02      来源: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网站     
【字号: 】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 分享到:
  今年以来,淮南市依托淮河、江淮运河主通道,发挥“交通强国”、“淮河生态经济带”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,在规划统筹、用地集约、智造转型方面形成合力,驱动制造业“链式发展、智造出海”,为“淮河经济”向“江海河经济”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  布规划“局”,通道内畅外联。编制全市港口、物流园区、综合交通驿站等专项规划,串联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,依托“一港七区,三核一群”打造“公铁水联运”现代物流枢纽。完成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工程(淮南段)、引江济淮工程淮南段建设,形成以“T形”干线航道为骨架的水运通道网络,打造引江济淮百里画廊旅游项目,航道布局缩短约400公里。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“多式联运”项目114个。提级改造G206、G345、S102等“公铁水”综合集疏运路网,率先实现“省会-市”、“市-县”一级公路联通,建成公路路网里程9514公里、航道总里程396.6公里,运营码头15个、500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39个。
  算用地“账”,产业集约发展。创新以物流强度为导向设置物流用地绩效考核,用于仓储、分拨转运等物流设施建设的项目,免增收土地价款,节约工业企业成本20%。拓展经开区、高新区等产业发展空间25.3平方公里,打造新能源、新材料与光伏、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供应链平台,一体化布局东辰集团、中安联合、宏泰钢铁、中环低碳光伏科技、国晟能源等上下游供应链,建设淮南闵行科创园、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(合淮合作区)等合作园区,盘活谢一矿区及九龙岗、蔡家岗站1200亩用地打造公铁联运基地,引导制造业链式改造,招引物流企业15家。
  借数字“力”,企业数智转型。融合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依托淮南市能源数据中心、数字经济万创园项目智算中心、淮南市大数据产业智算中心,建设中国移动长三角(淮南)数据中心二期、云谷大数据产业园,围绕园区、企业集中区,构建“通算+智算+超算+边缘计算”协同发展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。实施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式改造,全市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达到100%,市经开区、寿县经开区被评为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,带动规上工业数字化改造实现率64.55%。

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

快速入口
党政机关标识
网站地图 - 关于本站 - 使用帮助 - 联系我们 - 网站调查 主办: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: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: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


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,分辨率1280*720